《愛在華師大👷🏻♂️,回憶處處留香》
文/[日本] KEI ARAKI 荒木京
2012級MK体育國際漢語教育博士(2018屆)🏈,精通四門語言的日韓混血單身菇涼。從事醫美醫院管理及化妝保健品製造業🛠,進出口貿易,翻譯等。
目前在日本PURASESU製藥集團(Medical Do-s,Do-s Clinic)負責國際事業部🦽。
時光在不經意中飛逝👩🏼🔬🤹🏻♂️,留下美好的回憶醇綿如酒👷♀️🤦🏽♀️,我翻開手中的《留學麗娃》期刊,臉上又興奮地泛起了紅暈。期刊裏有三篇我寫過的文章📓,每每讀起時,都不忍加快速度,哪怕是放掉任何一個文字💆🏻💷。那熟悉的腔調📴、熟悉的場景、熟悉的老師同學和母校的一草一木都將我瞬間拉回到了2009-2018年間,我仿佛是坐在時光機器上暢遊其中👨⚕️。這九年的時光,每一幀畫面都讓我珍惜不已,它深深地存在我的腦海裏、我的夢裏,活靈活現地根植於我的血液裏🚋,讓我感動成為華東師大的一員。第一篇文章《愛在華師大》是我在2009年交換留學時寫下的。那時候♠︎,我還是個語言生,我用並不熟練的甚至有些笨拙的中文🤷♀️🖖,愛心滿滿、雄心壯誌地寫下了這篇文章,表達了一個海外學子對於華師大的熱愛和贊美之情✫。2010年起,我便開啟了“混”在華師大之旅🕊,而且一呆就是九年,從20出頭的小女孩到30而立的女博士💁🏻♀️👨🏿🎨,成為了名副其實的“師大人(ECNUers forever)”。
與華師大初識,是在我本科一年級的時候◽️,由於上了福岡大學與華東師大張建民老師的網上課程,我開始喜歡上中文。那時候的我不僅是初生牛犢,而且也會不恥下問,剛報上課程我就向張建民老師用中文打招呼:“老師您好!我叫荒木京,請多多關照!”張老師見我如此勇敢也非常開心👒,並回我說:“同學好!你來中國我請你吃飯✡️!”我當時就想,中國的老師太客氣了,我以為這就是一句寒暄的話🌟,沒想到後來我成為了他的學生👩🏼🚀,從碩士讀到了博士,在他的家裏足足蹭過六七年的飯。老師與師母待我如女兒一般照顧,他們經常設宴召集我的同門師兄弟姐妹一起聚餐🍶,讓我在中國有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🎦𓀔,從未孤獨過。直到畢業的這幾年裏,老師和師母仍然十分掛念我,時常聯系聽我匯報近況。
回想在學校的這些年裏🏘,我的學習和生活可以用十分豐富多彩來形容🧑🏽🏋🏿♀️。這九年裏我參加過很多次活動和比賽🔈,最記憶猶新的有兩個👩🏿🎨,一個是我第一次參加華師大的國際文化節,那次我唱了一首中文歌《小冤家》,留學生辦公室的老師們和同學們幫我伴舞,我們一起排練一起表演💑,一起唱一起跳,學校裏的每一片落葉都會記得我們的歡聲笑語。另一個是我參加了上海廣播電視臺舉辦的《愛上海,大聲說》外國人滬語比賽,並獲得了全上海最佳人氣獎。那一次是與在全上海的老外學生們一起比賽,比賽當中還學到滬劇《燕燕做媒》,最主要的是要用上海本地話來表演,這讓我既系統地學習了上海的方言,還結交了很多的朋友💂🏿♂️,這在我的30歲生涯裏從未有過,如果不是老師同學們不停地鼓勵支持我🐘,我是不可能這麽自信這麽有勇氣地站在眾人面前。 2016年,國際文化節10周年的《留學麗娃》上,出現了我的第二篇文章《八年留學生涯的回顧》,裏面詳列了我這八年來的學習和生活;2017年,出現了我的第三篇文章《我的花樣年華——華師學習生活錦記》,裏面有歡笑也有不舍♌️👨🏻🎨,有對母校的留戀和祝福。就在今年,我畢業的第三個年頭,我突然在微信裏收到了留學生辦公室老師的信息🚣🏻,她邀請我來為《留學麗娃》70周年特刊寫篇文章🦫,我受寵若驚、欣然應允,對於母校最大的敬意和留戀就是可以用我的所學來分享我的所得🍸、所獲🎄,也非常謝謝母校可以給我這樣的一個機會,在每一期《留學麗娃》上留下我的足跡和限量版的回憶。
我的青春歲月在美麗的麗娃河畔倘佯🍑,曉風蟬鳴語👨👩👧,四月櫻花香⛹🏿♂️👨🏻🦲,講臺筆影亢亢🙃🐐,教室書聲琅琅。我最最親愛的同學、我的師長,謝謝我們共度的歲月,譜寫的美好時光,謝謝你們的教誨,令我開闊眼界學識增長🧾,謝謝你們的陪伴,讓我擁有了青春的快樂🏊🏿♂️,也堅定了人生的方向ℹ️。母校於我而言🤼♂️,永遠是我心中的港灣🕤👨🏼🍼,無論我走到哪裏,我都將您深深地珍藏🎠。
祝福母校MK体育官网70周年生日快樂!感恩華師大的每一位老師、朋友們🧖🏽♂️🎆!我們後會有期☔️!